第53章 彷徨-《人生1984》
第(2/3)页
李云海反过手,握住了她柔软纤细的小手,说道:“秀兰,你看看这火爆的夜市街,你再看看这个座无虚席的饭馆,这说明什么?说明个体经济火起来了!我刚才看到店门口挂着的牌子,营业时间改到了凌晨三点!而以前的国营饭店,晚上九点就打烊了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社会越来越开放了!”
沈秀兰只是摇头,一脸焦急的道:“云海,干个体户的,都是没有正当工作的人才做的。你读这么多的书,不就是想出人头地,当国家工人吗?”
李云海拍拍她的手背,说道:“秀兰,我跟你说,就是外面这批摆摊的个体户,他们都会成为先富起来的人!一件衣服,花城的进货价十几、二十块钱,在这边夜市街上可以卖到50块到100块钱!刚才我们买的那支口红,进货价可能只需要几毛钱!”
沈秀兰听得目瞪口呆,她从来没有做过生意,也没有生意上的头脑和想法,她买东西的思维和习惯,还停留在计划分配和国营销售的阶段。在凭票证购买的国营商店,所有的物品都是明码标价,市民百姓别说讨价还价了,就连出钱买一个东西,还得看营业员的脸色。
她从来没有考虑过,一个物品成本是多少钱?能赚多少钱?
李云海告诉她,在这个年代,只要你敢下海摆地摊,你就能赚到钱,就能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人。事实上也是如此,最早在西州夜市街摆摊的这些人,都赚到了钱,有的趁着东风出了国,有的手握大量资金,在九十年代开始炒股,又进入了另一个黄金风口。
沈秀兰诚挚的说道:“云海,工作一样可以赚钱,一样可以养家糊口。我俩都有工作,就像我爸妈一样,以后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。赚再多的钱,又有什么用呢?”
在房子靠分配,电器、粮油、自行车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,钱再多也买不到房子、买不到车子。在沈秀兰看来,钱够用就好,再多的钱,的确用处不大。
沈秀兰想过的生活,就是父辈那种安稳的日子,夫妻俩都是国家职工,每个月按时领工资、领粮票和各种票证,然后提着篮子,推着车子,去指定的粮店购买三毛钱一斤的粮食,每个月买几次九毛钱一斤的猪肉吃,就已经是幸福的生活了。
她无法想象,不用几年,这个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!
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,物质也得到进一步丰富,各种必不可少的凭证将退出历史舞台,房子车子都可以用票子购买,工人的铁饭碗将不再铁,个体户的地位显著提高。百姓从贫穷走向富有,人民的幸福感要用钞票的重量来衡量。
李云海经历过这一切。
当一个人遭受过巨大的挫折后,会把自己的一生从头算起。
如果重来一次,当然会做出不同的抉择。
李云海胸怀激荡的说道:“秀兰,这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,是一个开放包容、充满情怀的年代,是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。我们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和平时代,社会经历了30多年的海晏河清,又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。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县城的那个小破工厂里,我想闯出一番宽阔的天地,做出一番不负韶华的事业。”
沈秀兰呆住了,她像是不认识似的,看着眼前的李云海。
第(2/3)页